短剧CP的30亿密码,长剧也开始学了? -

来源:人气:515更新:2025-08-12 06:41:21

回首一年前,短剧行业仍遵循着“捧剧不捧人”的传统逻辑,但如今这一格局已被彻底打破。短剧演员群体,特别是短剧CP组合,正逐渐展现出强大的市场影响力。以《念念有词》为例,该剧创下红果平台播放量最快突破30亿的纪录,为此平台特别在黄浦江上举办邮轮庆功仪式。庆功会上,男女主角刘念与何聪睿通过直播与观众互动,单场直播峰值观看人数达4万。从接新娘仪式、登船庆祝、喷洒彩带到香槟庆贺、蛋糕仪式及礼服展示,整套流程被CP粉丝形容为“婚庆流程”,主演之间自然流露的互动更让观众感受到甜蜜氛围。

今年刘念与何聪睿的第三部合作作品即将上线,此前两人已凭借《请君入我怀》(3月播出)和《成何体统》(6月播出)收获广泛关注。其中,《请君入我怀》红果观看量突破20亿大关,《成何体统》在爱奇艺站内热度值更是超越6000。这对CP的粉丝群体已逐渐成长为演员的核心支持力量,刘念的抖音账号中,与何聪睿相关的视频持续占据热度榜首,两人携手创作的互动舞蹈视频点赞量突破120万,且在剧播期间双双登顶各大短剧演员榜单。

短剧CP运营模式正经历显著变革,据「娱乐资本论」采访的三位行业人士透露,以「百念好何」为例,其CP产出粉西欧已突破传统剧内局限,将两位主演的剧外直播、短视频及活动内容纳入统筹。从2025年起,短剧CP的宣发策略不再局限于剧集本身设定,而是形成平台、制片方、导演组与艺人四维联动的体系,涵盖营业玩法、CP互动方式及戏内戏外的多维度协作。数据显示,朱一未与白昕怡的「爆珠夫妇」已实现34次联动,曾辉与韩雨彤的「落日雨辉」则达9次互动,这种高频次的CP运营成为行业常态。相较长剧对「二搭」的审慎态度,以及短剧1.0时代大热CP的分流现象,当前短剧CP展现出更成熟的运营生态。#本文已采访三位相关人士,他们也是「娱乐资本论」2025年采访的第421-423位采访对象

短剧CP的运营方式已突破传统框架,若仍停留在"剧中看人设,剧外看花絮"的阶段,便如同使用2G网络般落后。当下短剧CP的创新性丝毫不亚于内娱长剧CP,不仅具备常规玩法,更创造出独具特色的互动模式。在行业观察者看来,短剧CP运营已从单纯依赖粉丝自发行为,进化为平台、制作方与演员协同发力的"全链条"造势体系。其中演员的主动参与尤为关键,相较于长剧演员,短剧演员更注重与观众的即时互动,通过频繁直播、分享日常等立体化方式,构建起强烈的"真人感"。这种深度参与为CP运营提供了天然土壤,使粉丝互动与角色情感产生更紧密的联结。

进入“百念好何”CP粉丝西欧的短视频主页会发现,其二创内容中约有80%源自何聪睿与刘念的直播片段。直播中两人互动、连麦,或单人提及对方的片段,常被CP粉视为珍贵的“糖点”。除直播外,剧播期间演员间的合拍共创短视频也十分常见,数据显示CP属性鲜明的艺人共同创作的内容普遍表现更为突出。以韩雨彤与曾辉为例,两人作为同公司且热度较高的CP,其抖音主页前8条视频均为双人内容。短剧从业者阿智向娱乐资本论解释称:“这种现象主要源于双方既是热门CP又同属一家公司的特殊关系,他们合作的剧作较多,双人视频既是宣传需求,也是粉丝互动的重要形式。”

演员韩雨彤的抖音主页近期因短剧《念念有词》和与曾辉搭档的《南音再许》拍摄花絮而备受关注。当两位演员各自拥有独立团队时,团队间的协作沟通往往成为项目推进的关键。随着短剧CP营销模式的兴起,制作方的影响力在今年显著提升。2月,听花岛特别设立"拍摄现场物料"官方短视频账号,其中以《念念有词》剧组的幕后花絮及曾辉韩雨彤合作作品的拍摄实录获得最高热度,展现了短剧制作方在内容传播中的主动姿态。

近年来,短剧剧组的宣传策略发生显著转变,专业花絮师的引入成为行业新趋势。据业内人士向小娱透露,当前剧组会特别安排花絮师捕捉两位主角的互动画面,为后续宣传储备素材。这一变化反映出相较于前两年纯粹服务于剧情的创作理念,如今制作方更加注重品牌传播与市场推广。值得关注的是,源自内娱的"扫楼"概念已被短剧领域广泛采用,例如今年520期间,何聪睿与刘念在听花岛展开"扫楼"互动,相关物料通过官方账号发布并借此为两人的第三次合作造势。在《当爱抵达时》前期宣传中,听花岛更创新性地在五大城市设置CP大屏应援装置,实现宣传预热与粉丝维护的双重目标。

除了演员和制作团队,影视平台也开始积极参与CP营销以吸引流量。今年3月,爱奇艺在其短剧荧光之夜活动中首次将CP概念正式化,特别颁发"年度微剧荧屏搭档"奖项给短剧演员朱一未与白昕怡,表彰她们饰演的"爆珠夫妇"。7月26日,红果娱乐为《念念有词》打造的30亿游轮庆功盛典则更进一步,不仅在站内开展直播,还与抖音平台联动实现双端同步。活动中特别设置的主创合体环节堪称为CP粉丝量身定制,从登上游轮开始即开启直播互动,由何聪睿与刘念组成双人搭档,共同讲述拍摄幕后故事。

当前进入红果平台应用商城,首页预览界面已转变为两组热门顶流CP的宣传海报,在剧名上方醒目地标注CP名称,随后是涵盖悬疑、都市、青春等题材类型的爆款剧集推荐。

对于预算有限的短剧而言,真人CP的互动运营已成为一种高效且低成本的宣传策略。相较于长剧漫长的播出周期带来的持续营销需求,短剧采取全集上线的模式,形成集中爆发式的传播效应。这种"一次性交易"的特点使得短剧更依赖主演通过高频互动、社交平台内容共创等方式快速积累话题热度。阿智表示:"目前许多剧宣要求已被明确写入平台、制片方与演员的合约条款,这种强制性宣传安排既保障了演员的创作主动性,也体现了演员对作品影响力的价值。"在三方的协同推进下,短剧CP粉群体的活跃度显著提升,"现在的CP粉们非常忙碌,需要处理大量宣传物料和二次创作内容,评论区经常能看到资深粉丝进行深度解读。"西欧如是说。

长剧更倾向于单一搭档,而短剧则追求多组CP组合。当前短剧CP文化已形成独特生态,与早期阶段存在显著差异。回顾短剧发展初期,像徐艺真&孙樾、申浩男&王格格等"初代顶流CP"虽凭借特定爆款剧集迅速走红,但往往遵循"剧终即CP散"的规律——在剧集热度消退后选择各自单飞、拓展不同赛道,鲜有持续性的多搭合作。彼时的CP模式更像"一次性燃料",烧尽即止,演员普遍缺乏对深度绑定所能带来的稳定收益的认知。

然而,对于深度绑定CP关系的演员而言,一旦脱离原有组合,个人发展便完全取决于自身能力。若缺乏持续的爆款作品输出,亦或未能获得成熟的艺人运营支持,便容易陷入发展困境,逐渐淡出公众视野。这一现象在徐艺真、孙樾等艺人身上已初现端倪。相较之下,当前短视频行业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趋势:不再存在因CP关系破裂产生的“生死不复相见”式焦虑,反而衍生出对长期合作的强烈期待。多CP联动已成为行业普遍接受的运营模式与流量密码。首先,平台方、制作团队及演员经纪公司已将CP运营体系化,将其纳入宣传推广策略,使多CP合作从自发行为转为可规划的产业路径。其次,相较于早期CP1.0时代,粉丝群体的力量显著增强。他们对CP成员的情感联结与支持力度,不仅能够直接提升剧集热度,更能为演员带来持久的商业价值,涵盖品牌代言、直播打赏等多个领域。

在刘念推广Usmile电动牙刷的视频评论区,西欧以幽默口吻揭示了观众对短剧CP的忠诚度形成过程:"一搭我看热闹,二搭我渐渐相信,三搭我就彻底成为CP粉追星。"她认为,单次搭戏难以建立核心粉丝黏性,而具备持续合作与粉丝基础的CP组合则能形成独特的剧集号召力。当前"CP营销 剧集热度→粉圈形成→CP红利提升→更愿多搭"的正向循环已在行业内显现,无论哪个环节,CP效应都呈现明显的积极价值。等闲Casting负责人刘寒羽对此深有体会,作为长期参与短剧选角的专业人士,她观察到"CP感"已成为选角的重要考量维度。短剧演员往往具有明确的定位标签,如柯淳兼具韩剧"霸总"氛围感与柔和特质,可驾驭不同年龄层角色。"我们会根据剧本人设匹配适配角色的男女主并进行配对,两人是否具备CP感仍能直观感知。"相较长剧,短剧圈内CP二搭、三搭甚至多搭已成为常态。目前业内演出对手戏最多的CP组合为朱一未与白昕怡,累计合作34次;于龙与杨咩咩则以25次搭戏保持较高热度。

在短剧行业,平台与制作公司普遍倾向于启用已被“爆款”作品验证的CP组合。例如,若某部女频剧的男女主演搭档引发广泛热议,后续甲方往往会直接关注该组合的档期安排,借其现有热度延续合作。与此同时,部分因戏生情的CP如于龙x杨咩咩、朱一未x白昕怡等人,因真实情感联结而对持续合作展现出更强意愿。刘寒羽指出,短剧领域赋予演员更高的话语权,团队会充分尊重演员个人选择。值得关注的是,当CP非真实情侣关系时,短剧演员的开放度显著高于长剧演员。只要CP带来的流量价值足够突出,大多数短剧演员及团队均愿意接受再次合作的邀约。

朱一未x白昕怡 荧光之夜颁奖现场这放在长剧,几乎可以说得上是天方夜谭。大多数爆剧的演员在一搭之后就会成为内娱的陌生人,因为艺人分属于不同的经纪公司,粉丝情感变现为数据和消费,当然是一个人大于两人平分,经济价值才能最大程度变现,“对于长剧来说,与另一个艺人捆绑肯定不是经纪公司想看到的。”粉丝们也心知肚明,“爆剧”CP之后必然是提纯大战。短剧不同,绝大部分短剧演员背后没有传统经纪公司的运作,他们与对手戏演员并不形成竞争关系,商务价值相比长剧演员也不在一个量级,“捆绑CP在短期肯定是利大于弊,是双赢的局面。”阿智对河豚君说道。

随着长剧市场热度减弱及成本控制需求日益迫切,头部演员资源逐渐趋紧。在此背景下,演员二次合作(二搭)正成为行业新趋势。长剧制作方从短剧成功案例中汲取经验,发现经市场验证的CP组合更具商业价值——此类搭配既能通过前期CP预热显著降低宣发成本,又能依托稳定CP粉丝群体确保项目热度,同时避免传统CP感测试环节,直接锁定具备市场号召力的主演阵容。

当前短剧市场正日益注重CP元素的打造,随着《娱乐资本论》曾探讨过观众对短剧的偏好正在发生转变,当红果免费模式占据主导地位后,女性向题材已成为市场主流。女性观众的审美取向正成为行业创作的重要指引,这种趋势催生了两种类型的剧集发展,并形成显著的"连锁反应"。一方面表现为"爆"男主现象的崛起,上半年可见这一趋势,《好一个乖乖女》中柯淳凭借"高位者低头"的人设搭配外形优势与剧情张力成为吸粉利器,而《撕夜》的姚冠宇则进一步验证了这一模式,其吸引的核心群体为追求人设魅力与演员性张力的梦女粉。

另一种常见的CP塑造方式为“爆”CP,相较于传统男主主导的张力人设,剧集真正吸引观众的则是男女主之间的互动与情感发展。以《念念有词》为例,导演编剧将更多篇幅用于刻画两人之间的互动,以及对女主形象的深入塑造,而非过度强调男主的“霸总”人设。据编剧三台在采访中表示:“我最初着力塑造的是女主,她无需时刻围绕男主转圈,也不必刻意扮演治愈者的角色。只要她以独立的姿态说话、行动、工作、生活,高能量的自我存在感自然会吸引男主,观众能够理解男主为何深陷其中。”

剧中角色的人设更加有趣,互动情节愈发自然流畅。相比其他CP组合,刘念与何聪睿的短剧展现出独特的魅力,避免了传统"霸总"人设中常见的打脸桥段和玛丽苏式的尴尬情节。对于西欧而言,两人多次合作及人气攀升,离不开在剧中的高CP感,使得越来越多的观众成为他们的忠实粉丝。浏览近期短剧热播榜单,可以发现情感类短剧已突破传统"霸总"人设的桎梏,过去频繁出现的虐恋、狗血桥段和打脸情节,正逐渐被更贴近现实的叙事方式取代。诸如《念念有词》《当爱抵达时》《栀栀复栀栀》等作品均采用"纯爱"路线,男女主角的互动更显自然平淡,契合当下观众的审美偏好。在日常互动中融入CP彩蛋,已成为此类短剧的创作新趋势,既增强了观众的代入感,又为粉丝提供了丰富的解读空间。以《念念有词》为例,剧中诸多充满巧思的镜头常被CP粉和观众截图热议,被誉为"细糠"。具体表现为男女主角服装色调的刻意搭配,形成情侣色系的呼应,随着剧情推进,男主的着装从冷色调转向暖色调,象征其情感逐渐被女主影响,日益靠近对方。主创团队在制作层面的细致处理,巧妙地凸显了人物性格特征,为剧情发展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西欧指出,这些细节构成了CP氛围的关键元素。他强调剧组无需担忧粉丝难以理解,因为二创内容会自发形成传播热度。以《念念有词》中男女主分处画面左右的镜头为例,通过落地窗实现视觉分割的构图设计,便衍生出超9万次点赞、1.3万次转发的二创视频,充分展现了CP粉的造热能力。值得注意的是,该群体具备显著的消费潜力,西欧曾因刘念的推荐主动支持USMILE电动牙刷购买。从受众特征来看,"百念好合"的CP粉主要集中在20至35岁年龄段,相较于学生群体,他们更注重理性追剧,倾向于通过剧情和CP互动建立情感共鸣。西欧观察到,如今的短剧创作已形成共识:在 CP 热度与剧情质量之间,制作方更愿意选择保守的叙事方式以满足粉丝需求。数据显示,《念念有词》30亿次的播放量以及演员个人影响力的显著提升,印证了平台、制作方与演员协同运营CP策略的商业价值。这种将 CP 捆绑作为宣发核心的模式,已成为短剧生态中从内容创作到艺人造星的关键路径。

Copyright © 2023 www.jdw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