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潮缉凶》大结局:李龙和为什么一定要扈向泽杀沈小舟? -

来源:人气:118更新:2025-08-11 18:18:37

在大结局前夕,连海平紧急提升了案件侦破的效率。随着岳春夏揭露关键线索、扈向泽被依法逮捕,沈小舟案件的谜团终于得以解开。这一切始于潜龙农庄那个令人难忘的午后——当时意气风发却缺乏谋略的沈小舟径直闯入农庄,当着李龙和的面发出最后威胁。面对无法收服的闯入者,李龙和选择铤而走险,他立即拨打扈向泽的电话,语气中透着急迫:"这个女孩来头不小,不管你身在何处,立刻返回。听着,我再也不会见到她了。"

李龙和的指令简明扼要,毫无商量余地。彼时的扈向泽刚与女友闹完矛盾,又身处千里之外的青州。在接到诛杀令后,他连夜赶回泠川,试图劝降未果,最终杀害了沈小舟。熟谙刑案处理的行家都清楚,杀人虽易,但如何妥善处理尸体才是关键。作为非职业杀手,扈向泽虽精心策划——先行杀戮、继而肢解、再将残骸投入旭日厂排污池——却因缺乏实战经验而失手。当他在次日察觉无法开启手动阀门时,沈小舟的遗体仍滞留池底。恰在此时,被追捕的光子意外坠入排污池,无意中发现了潜伏在池底的尸体,由此揭开了沈小舟案的序幕。

故事发展至此,我们不禁产生疑问:以李龙和的权势与手段,手底下拥有如鲲哥这般顶尖的杀手,处理沈小舟这样的对手本应轻而易举。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这种选择似乎令人费解——只需一个电话或一个眼神,李董下令、鲲哥出手,顷刻间便能完成杀人、挖坑、埋尸的全套操作。然而,若换位思考至李龙和的处境,所有疑虑都将迎刃而解。这位精明的老板显然有自己的算盘,在沈小舟当面施压之后,怒火中烧的他立即联系了扈向泽。当时的对话如下:李龙和面色凝重地开口:"沈小舟找上门来了,直接给我下最后通牒!那些数据,不是让你彻底销毁了吗?她是怎么拿到的?"扈向泽则低头回应:"这个……确实是我处理得不够彻底,没有完全删除。"

在此次交锋中,李龙和与扈向泽形成明显对峙态势。针对沈小舟获取金海一号环评报告一事,扈向泽坦言这是职责上的失察,导致对方有机可乘。其态度表现为诚恳认错、主动致歉,甚至以卑微姿态示人。然而,李龙和的多疑本性使他难以释怀——本应销毁的文件未被彻底清除,关键数据竟仍存于系统之中,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些信息竟从扈向泽的终端设备被复制至沈小舟的存储介质。如此异常状况,迫使李龙和重新审视扈向泽的忠诚度。在这种权力博弈的环境中,任何疏漏都可能招致致命后果。扈向泽私自留存数据的行为,已让李龙和陷入深度焦虑,担忧其是否暗藏异心,将此视为牵制自己的筹码。更进一步的隐忧在于,若扈向泽未来遭遇调查,是否会临阵倒戈,迅速出卖同僚以保全自身?

李龙和的忧虑并非毫无依据,而是源于其多年商海沉浮形成的本能警觉。这种背景促使我们理解,他安排扈向泽实施杀人行为实属有备而来。此举并非一时冲动的草率决定,而是经过精心谋划的必然选择。李龙和自身存在道德瑕疵,因此更希望扈向泽通过染血来弥补。二人由此形成利益捆绑与深度互信,就像《水浒传》中梁山好汉需以血染指为投名状,方得以入伙忠义堂。唯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确保双方利益一致、命运与共。

在官场中游走,需保持低调;于江湖立足,必讲究利益交换。智者自设陷阱终将自陷,李龙和却以双向博弈反被埋陷。

Copyright © 2023 www.jdw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