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暑期档大片 -

来源:人气:764更新:2025-08-11 18:09:55

暑期档重磅影片《东极岛》强势登场,为观众带来震撼的水上视听盛宴。尽管今年暑期档整体表现平平,与往年相比略显逊色,但这种低迷更多源于市场环境和消费习惯的阶段性影响。令人欣喜的是,影片品质持续在线,管虎与费振翔联袂打造的《东极岛》作为工业大片的标杆之作,成功激活了暑期档的市场活力。此前暑期档经历波折,前期票房低迷令人担忧,直到《长安的荔枝》等古装题材影片引发关注后,市场才逐步回暖。随着《南京照相馆》《浪浪山小妖怪》《罗小黑战记2》《戏台》等多元化作品陆续上线,行业信心得以提振。然而直到《东极岛》的出现,才真正弥补了暑期档在高规格工业电影方面的空白,其上映标志着市场进入新的平衡阶段。

在暑期档影片中,《东极岛》以其独特地位脱颖而出,成为该档期最具规模制作的商业大片。影片通过精心设计的仪式感成功实现破圈效应,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首映礼后影院内漫天飘舞的彩带。这些承载历史记忆的彩带,记录着83年前英国战俘及家属对东极岛渔民的感激之情,如"谢谢你,中国人"等字样。此外,云路演环节中全国观众的集体抱拳致敬,更彰显了影片对中国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弘扬。这些跨越时空的感谢话语,最终成为影片最动人的隐藏彩蛋。

该片目前在猫眼与淘票票平台累计获得逾90万观影期待值,超越同期多部热映影片,成为暑期档最具热度的国产作品。首日票房突破7000万元,展现出头部影片的市场号召力,这一成绩亦刷新了春节档后的国产电影开画纪录,堪称暑期档的重磅之作。尽管存在部分争议声音,但8月5日北京首映礼上观众的热烈反响足以证明其艺术价值——在特效呈现、视听体验等维度均实现突破性进展,被视作华语水战电影的典范。管虎导演继《八佰》等作品后再度突破创作边界,特别是在水下拍摄技术领域达到全新高度。值得注意的是,影片在正式上映前遭遇的争议中,既有对叙事视角的理性讨论,也包含不实攻击。实际上,该片以东极岛渔民的视角切入里斯本丸号沉没事件,通过人物成长弧光展现历史洪流中个体命运,与纪录片《里斯本丸沉没》形成独特的视角互补。

在《东极岛》首映礼上,导演方励感慨道:“我一直未能有机会完整展现中国渔民的家国情怀,而你们完成了一项非凡的创作,让这段历史更加丰满。”影片通过丰富的人物群像与细腻的心理刻画,生动呈现了东极岛村民在里斯本丸号事件爆发前后的抉择与挣扎,以渔民视角为核心,重构了抗战历史中鲜为人知的民间记忆。

部分观众认为渔民如同野人般缺乏反抗意识,但实际上这种转变源于英国人踏入岛屿后的触发。渔民的觉醒呈现出清晰的递进轨迹:从吴老大等人遭日寇屠杀的初始震撼,到教书人被焚身亡的惨痛转折,每一次暴行都在累积着群体愤怒。直至终极高潮——英国战俘船沉没时的惊心动魄,阿花突破墙壁的壮举成为叙事的临界点,这段充满张力的海上救援场景,生动诠释了中国人从隐忍到抗争的精神蜕变。

需要指出的是,影片在战俘船沉没场景中刻意加入阿荡等中国人物形象,并非历史事实的简单再现。这种艺术加工正是影视创作的必要环节:通过将真实事件进行二度诠释,使观众能够以更直观的方式参与叙事。阿赑与阿荡作为见证者角色,既构建了剧情与现实的联系,也彰显了电影作为虚构艺术的独特价值,这正是其区别于纪录片的核心所在。

此外,影片中的一些细节设计也值得关注。例如,爱情桥段作为叙事手法,既服务于剧情推进,也深化了角色情感层次。这实际上是对人物塑造与性格描写的必要艺术加工。对于基于真实事件创作的影视作品而言,如何在历史真实与艺术表达间取得平衡始终是核心命题。无论创作者选择何种取舍,都必然引发观众的多元解读。理性评价有助于行业进步,但需警惕恶意曲解与刻意带节奏的舆论。若影视作品在上映前频繁遭遇偏颇评价,将可能影响观众选择与市场发展,这对行业生态构成挑战。因此,影视创作更需要建立在客观评价基础上,以促进良性发展。

水下拍摄素来被视为电影制作中的技术挑战,而管虎执导的《东极岛》则以大规模真实水戏革新了这一领域。影片中穿插的水下逃生桥段,凭借逼真的窒息感营造出前所未有的紧张氛围,这种沉浸式视听体验在华语电影中尚属首次。高潮部分从惊险的水上反杀、到逼真的沉船场景,最终落定在感人至深的救人高潮,将水戏表现推向极致。作为具有突破意义的华语水上大片,管虎不惜重金为电影工业探索新方向。尽管某些环节可能存有不足,但整体成就远超瑕疵。面对外界的质疑与争议,影片更期待观众以理性的态度区分真实反馈与刻意刁难,走进影院体验沉浸式观影,用中肯评价助力华语工业大片发展。

Copyright © 2023 www.jdw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