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气:910更新:2025-08-07 18:26:12
近日,漫威电影宇宙第六阶段的开篇之作《神奇4侠:初露锋芒》已同步登陆北美院线。这部影片作为该阶段的首部作品,标志着漫威在扩展其超级英雄阵容方面的又一重要布局。
在经历了第四、第五阶段的混乱后,凯文·费奇重返漫威电影宇宙的创作主导权,标志着这一IP进入新的发展篇章。无论是迪士尼管理层还是全球漫威粉丝,对该系列都充满期待。影片在烂番茄平台获得88%的媒体好评率,同时观众评分高达93%,显示出强劲的市场反响。
其表现不仅超越了DC公司最新上映的《超人》电影。
相较于此前的《神奇四侠》(1994)、福克斯版《神奇四侠》(2005)及其续集《神奇四侠2》(2007)和《神奇四侠》(2015),其表现则呈现出断层式领先。
该片登陆内地市场后,首日票房仅1350万位列第五,上映八日累计票房达到3772万。豆瓣开分6.2,表现欠佳,甚至不如4月底上映的《雷霆特攻队*》。
根据最新市场预测,该片最终票房或将止步于9200万(不足1亿),这一成绩使得"漫威大片"系列再次陷入口碑与票房双失利的舆论漩涡。
为何备受期待的《神奇4侠》在内地市场遭遇口碑与票房的双重失利?茄哥将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度剖析。01、作为漫威重启的F4系列,影片在角色造型上回归了经典漫画风格,尤其是四名主角的战衣设计,更贴近原作的视觉呈现。其中石头人的形象还原尤为细致,其标志性的外骨骼装甲与漫画设定高度契合,为粉丝带来了强烈的情怀共鸣。
令人印象深刻的改编作品包括福克斯制作的三部《神奇四侠》电影,其中角色F4的战衣设计风格鲜明地体现了当时的流行文化趋势。
《神奇四侠(2015)》的改编程度令人意外,不仅大幅重构了原有设定,更将"隐形女"苏珊·斯通的弟弟"霹雳火"乔纳森·斯通的角色种族设定进行了调整,这一改动引发了关于角色形象重塑的广泛讨论。
在漫威重新取得“神奇四侠”版权后,主创团队决定重塑‘F4’形象,使其回归最初设定。标志性的浅蓝色连体战衣、纯白色袖口与条纹设计均源自经典漫画原版,并在视觉呈现上与1994年电视剧《神奇四侠》保持高度一致性。
“石头人”本·格瑞姆的形象高度还原了漫画原著设计,其面部特征尤为细致,与过往影视版本呈现出显著差异。这种近乎完美的复刻必定会赢得漫画迷群体的赞誉,尤其是对角色面部细节有着挑剔眼光的粉丝而言。
在选角方面,新版《神奇先生》由50岁的佩德罗·帕斯卡饰演里德·理查兹,37岁的凡妮莎·柯比担纲“隐形女”苏珊·斯通。相比2005年版本中32岁的艾恩·格拉法德与24岁的杰西卡·阿尔芭,此次演员的年龄跨度显著增加。
为契合剧情中神奇先生与隐形女将育有子嗣富兰克林·理查兹的设定,两位角色的年龄差距需要进一步拉大。作为漫威宇宙智慧担当的神奇先生,其老成持重的处事风格在影片中得到充分体现;而身为母亲的隐形女则展现出更为沉稳坚韧的特质,完美诠释了超级英雄家庭中的责任与担当。
约瑟夫·奎恩饰演的"霹雳火"乔纳森·斯通凭借英伦血统赋予的清秀面容,展现出独特的阳光气质与古典韵味,这种特质为他赢得了 considerable 的观众赞誉。
最令人惊喜的莫过于行星吞噬者(又名吞星)的亮相。这位漫威宇宙中的超级反派曾在2007年《神奇四侠2》中以无形的星云形态初次登场,而本片则为他塑造了贴合原著的紫甲战士经典造型,完成了从抽象形态到实体化英雄的完美蜕变。
在电影中,吞星现身时的高度堪比纽约都市中耸立的数百米摩天大楼,其压迫感令人感到窒息。
其紫色战甲的精致设计展现出沉稳的金属光泽,完美延续漫画中的人物特征,同时契合电影中装备的实体化呈现。
为避免“神奇四侠”系列引入漫威电影宇宙(MCU)后产生的情节矛盾,电影将该团队所处的平行宇宙设定为Earth-828。这一设定与漫威主宇宙Earth-616及索尼漫威宇宙Earth-688B形成区分,确保故事线的独立性与连贯性。
影片中的时代背景设定在20世纪60年代,这使得我们得以见证当时具有复古感的电视机形态——那些笨重的显像管电视,其箱型机身与圆润的屏幕造型至今仍让人联想到那个年代的科技风貌。然而令人意外的是,"F4"成员所驾驶的飞行器及使用的装备却呈现出强烈的未来科技特征,这种时空错位的视觉呈现既体现了时代局限性,又彰显了创作者对前沿科技的超前想象。
影片巧妙地融合了复古与科幻元素,借鉴90年代胶片的高饱和度画面,创造出虚实相生的视觉氛围,使观众仿佛穿越至20世纪60年代。
影片在叙事结构上存在明显缺陷,主线情节杂乱无章且进展缓慢,导致整体观感沉闷。更令人诟病的是,部分剧情设定被指涉嫌借鉴《流浪地球》的原创元素,这种创作上的雷同引发了观众对于版权问题的广泛讨论。
若剥离漫威宇宙中新增的设定与元素,该片的核心叙事实际上是对福克斯版《神奇四侠2》的直接复刻。在此,茄哥认为有必要先为观众梳理吞星人与银影侠的起源脉络及其彼此关联。
行星吞噬者,本名加兰,是存在于创始宇宙(Earth-616)形成之前的宇宙大爆炸中唯一存活的个体。他掌握源自无限大(∞)的力量体系,通过吞噬星球来获取能量,这种独特的能量补充方式使其成为宇宙中极具威胁的存在。
银影侠的真实身份是来自Zenn-La星球的天文学家诺林·莱德。在吞星入侵Zenn-La星球之际,诺林向这颗吞噬万物的陨石献上自身,以换取母星的保全,从而成为吞星的追随者。
吞星应允了诺林提出的条件,作为交换,诺林完成了向银影侠的蜕变。他全身被银光闪闪的金属装甲包裹,不仅获得了不灭之躯与超凡力量,同时还驾驭着可进行光速滑行的冲浪板,这一设定赋予了他毁灭性的战斗能力。
在福克斯版《神奇四侠2》中,反派吞星将地球设为吞噬目标,其随从银影侠率先抵达地球执行任务。在神奇四侠的劝说下,银影侠最终选择背叛主子,与吞星展开殊死搏斗,最终两人在冲突中同归于尽。
该影片的故事架构几乎完全复制了《神奇四侠2》的剧本,仿佛编剧仅将其作为模板进行简单替换。尽管影片在某些细节上有所调整,但整体呈现的问题在于:无论选择直接套用还是进行改编,均未能实现有效的创新。这种粗浅的移植方式导致了叙事的重复性与创意的匮乏,使得影片在改编层面显得尤为薄弱。
因“毁灭博士”维克多·冯·杜姆的首次正式亮相将延后至《复仇者联盟5》,《神奇四侠2》中原本设定的与该角色相关的情节线被彻底删除。因此,由小罗伯特·唐尼饰演的这一版本毁灭博士,仅在影片片尾彩蛋中以背影形式短暂登场。
因此,故事主线存在明显空缺,亟需填充内容。首要补充的人物是神奇先生与隐形女之子——富兰克林·理查兹。在漫画原著设定中,他自出生起便具备欧米茄级变种人的身份,其能力涵盖操控时空、构建平行宇宙以及改写现实等,甚至被归类为具有"Bug"级破坏力的特殊存在。
在本片中,当吞星发现富兰克林后,企图将他据为己有,意图以富兰克林作为交换条件来换取对地球的赦免。面对这一抉择——是拯救自己的骨肉亲人,还是守护全人类的存亡——神奇先生与隐形女夫妇陷入了经典的伦理困境,犹如置身于令人抉择两难的电车难题之中。
因此,公众对神奇先生和隐形女夫妇的争议持续发酵。这对伴侣长期陷入矛盾与争执,制造了大量冗长且缺乏实质内容的对话和场景,令观众感到审美疲劳。
最终,神奇先生提出了一项革命性方案——借助他的先进科技,将地球整体传送至其他宜居星系。这一设定与郭帆导演的《流浪地球》中的核心概念高度相似,不禁让人联想到好莱坞对本土科幻作品的态度:在表面上对中国科幻存在轻视情绪,却在实际创作中频繁借鉴其核心创意。这种‘借鉴’与‘改编’的双重姿态,既体现了全球科幻文化间的相互影响,也引发了关于原创性与文化尊重的讨论。
然而,即使效仿《流浪地球》的设定,实施者仍面临重重困难。该计划的核心在于地表建造行星发动机,并借助其推力将地球移离太阳系。
本片中,创作者突破常规设定,引入名为“传送桥”的概念。该装置仅需消耗电力即可实现瞬间空间转移,这种设定显然摒弃了现实世界的物理规律。相较之下,漫威团队在短短时间内便完成了这一设定,与《流浪地球》系列两部作品所展现的严谨世界观构建形成鲜明对比。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影片中还设置了由"鼹鼠人"统领的地下都市。为躲避吞星灾害,全城居民被迫迁入地下避难所,这一情节与《流浪地球》中人类转入地下城的设定高度相似。
该电影的核心叙事结构源自2005年版《神奇四侠2》的剧本框架,通过剔除毁灭博士这一关键角色,并融入富兰克林的个人故事线以及《流浪地球》的科幻元素进行重新组合。为强化复古美学氛围,影片刻意弱化了漫威电影系列常见的冷幽默与轻喜剧风格,整体对话呈现出较为沉闷的叙事节奏,缺乏现代作品中的精巧台词设计。
你敢相信吗?一部时长为两小时的超级英雄题材爆米花电影,其对话内容竟占据了超过一小时半的篇幅?影片的叙事方式呈现出明显的语言依赖倾向,几乎完全通过密集的对白推进剧情,而非借助视觉镜头的细腻刻画。
情节过于直白,几乎无需推理,观众只需被动接受剧情推进。整个观影过程仿佛观众早已预知结局,而片中人物却刻意拖延节奏,迟迟不肯揭示关键线索。
影片充斥着大量封闭空间的镜头与密集的对白,配合缓慢到令人窒息的叙事节奏,使得两小时的观影时光变得索然无味。即便观众最初怀有高涨的热情,这种缺乏起伏的表达也会逐渐消解所有期待。
作为主打视觉效果的超级英雄电影,观众期待的并非冗长的台词,而是令人震撼的CG特效与动作设计。尽管本片号称耗资2亿美金制作,但其视觉呈现却令人失望,特效水平仿佛出自某位AI视频创作者之手,呈现出廉价的制作质感,动作场面亦缺乏吸引力,难以激发观众的观影热情。
在《女银影侠》中,莎拉·巴尔(朱莉娅·加纳 饰)回忆吞星降临Zenn-La行星的场景成为CG特效效果最为明显的瑕疵之一。当这位角色在海边与孩子相处时,突然出现的天空巨物视觉呈现略显生硬,令人联想到《749局》中相似的异星入侵画面,引发观众对特效真实性的讨论。
随后的镜头中,莎拉踏上冲浪板的瞬间,全身被液态水银包裹的画面令人咋舌。然而这种特效质感与26年前《黑客帝国》(2001年)中经典的子弹时间场景相去甚远,后者凭借精准的视觉呈现树立了CGI技术的标杆。更值得注意的是,莎拉原本穿着的衣物在水银覆盖的视觉效果中显得异常突兀,水银与布料的融合处理存在明显瑕疵,这种不自然的视觉呈现方式让观众不禁联想到可能是漫威工作室外包团队采用AI技术合成的画面。
影片中的动作设计不仅数量匮乏,且呈现方式过于草率,缺乏令人印象深刻的视觉亮点。作为拥有独特魅力的IP,《神奇四侠》的核心吸引力在于角色各自彰显的超能力。过往无论是动画还是影视改编作品,都曾展现他们如何通过差异化的能力组合,形成默契的战术配合,联手对抗 formidable 的反派势力。
在本片仅有两场战斗戏中,角色们不仅未能展现出超能力的应有水准,更缺乏应有的团队协作。尤为遗憾的是神奇先生,作为团队核心领袖,在战斗场面中不仅未能展现出如美国队长般的战略指挥能力,反而被反派吞星以夸张的肢体扭曲动作捏打造成橡皮鸡造型,这种表现完全背离了角色应有的威慑力。
最终战胜吞星的功绩并非源于团队四人的协作,而是依靠隐形女在关键时刻的母爱爆发与超常发挥,使得原本实力悬殊的对决呈现出势均力敌的局面。漫威编剧在剧情设计中明显忽略了战力平衡的合理性,让一位普通超能力者与∞级超能力者直接对抗,这种设定缺乏对角色能力体系的严谨考量。
在《蜘蛛侠:英雄无归》中,三名蜘蛛侠同框的场景展现了高度精巧的叙事设计和视觉呈现,而电王、蜥蜴人、沙人等经典反派的集体登场反而显得仓促且缺乏深度。这种反差折射出漫威电影近年来在平衡多元角色叙事与核心冲突刻画方面的挑战,部分作品中反派形象的扁平化处理与复杂剧情的简化倾向,逐渐削弱了早期漫威电影对角色深度与世界观构建的执着追求。
2023年漫威影业连续推出的三部作品《美国队长4》、《雷霆特攻队》以及《神奇4侠》,均存在一个实力远超主角的超级反派。其中《美国队长4》面对红浩克的威胁,《雷霆特攻队》遭遇哨兵的压制,《神奇4侠》则被吞星全面压制。这种反派强度远超主角的叙事模式,引发外界对《复仇者联盟5》未来表现的持续关注与担忧。
相较于红浩克这类以物理攻击为主的角色,哨兵与吞星所具备的能力更接近于超规格的设定,其强度已超出常规战斗范畴。当面对这类近乎BUG的特殊能力时,主角团队往往难以采取直接对抗策略,只能通过迫使反派陷入逻辑困境、借助言语引导其产生认知偏差,或是利用情感纽带打破常规战局等方式,强行构建合理的剧情发展脉络。
在漫威宇宙中,已推出的角色中,除了哨兵、富兰克林和吞星之外,魔士亚当、绯红女巫、惊奇队长等均属于拥有逆天异能的超级英雄。那么,《复联5》的精彩之处,是否仅仅是这些强者的巅峰对决?
回望漫威“无限传奇”时期的经典电影,观众最热议的莫过于“美队的肌肉”与“钢铁侠的战衣”这两项标志性元素。
这两点分别体现了对动作场景的匠心独运设计所带来的视觉震撼,以及对战甲造型的精巧构思所营造出的视觉奇迹。
观众们普遍追求充满物理冲击力的激烈战斗场景,以及鲜活立体的超级英雄形象,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令人心潮澎湃的视觉盛宴。
如今的超英电影中,拖沓的对话取代了紧凑叙事,缺乏真实质感的特效掩盖了制作诚意,反派角色凭借技能碾压却毫无智商,这样的作品还能称得上是经典吗?
在经历了三部口碑与票房双双遭遇滑铁卢的新作后,观众对《复仇者联盟5》的期待值正逐渐消退。曾经对于经典角色回归的热切期盼,如今已被现实浇灭,主演们也不再执着于大量经典角色的回归。人们心中唯一剩下的愿望,不过是希望这部作品至少具备基本的可看性。
Copyright © 2023 www.jdw8.com